论文作者 论文导师 罗冬梅,论文学位 硕士,论文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 论文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点击次数 2,论文页数 63页File Size502K
力量训练是增加肌肉力量的必要手段,而力量素质又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要素之一,因此,科学的训练方法已经成为肌肉力量训练核心的因素,并受到了学术界和运动队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对于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训练负荷等分析和讨论上,针对具体力量训练动作肌肉收缩特征的研究尚比较少见。此外,目前在国内运动解剖学教材中所阐述的肌肉运动功效亦主要源于以骨架或尸体的推算、单块肌肉的电刺激、某块肌肉麻痹后的机能丧失以及活体上的扪触等方法的推测结果,而且叙述十分笼统。为此,本文将从运动解剖学学科建设和力量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运动机能形态学基本原理,采用动作结构分析和表面肌电图测试等方法,研究和剖析平板卧推动作的结构特征和肌肉的机能及协同特征规律,分析不同握距和负荷下肌肉活动状况以及协同特征的变化特点,以期丰富和发展运动解剖学的基础理论,为运动实践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本研究对北京体育大学健美专业和非健美专业学生36人,分别进行了40%MVC和80%MVC两种负荷与75%、100%、150%和200%肩宽4种握距的平板卧推动作主要工作肌肉的表面肌电的测试,并对平板卧推的动作结构、肌电时域与频域指标进行分析。 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结果为: (1)随着握距加宽,平板卧推动作对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刺激加强,对肱三头肌的刺激减弱。其中握距改变对胸大肌收缩的影响最大,对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影响次之,对三角肌前束收缩的影响最小。 (2)平板卧推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完成卧推动作时突出的表现为:其胸大肌的贡献率较大,而且随握距增大对胸大肌的动员明显增加;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前臂屈肌与前臂伸肌之间的协同收缩能力亦优于非健美专业的运动员和普通人。 (3)在平板卧推动作的不同负荷与握距条件下,三角肌前束均是最为重要的肌肉,胸大肌和肱三头肌次之;窄握距时肱三头肌较为重要,宽握距时胸大肌较为重要。 本文建议: (1)采用平板卧推训练时,若训练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应采用宽握距;而欲训练肱三头肌时,则应采用窄握距,并有意识的收缩目标肌肉。 (2)当以提高平板卧推负荷为目的时,应注意的是除发展胸大肌和肱三头肌力量之外,还要考虑发展三角肌前束的肌肉力量,而肱二头肌的功能锻炼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3)研究力量训练动作的肌肉工作特征时,选择中小负荷有助于找出其中的规律;在学习动作的开始阶段,选择中小负荷则有助于正确动作的成形。 |
关注公众号: 健身营养 或复制ID:
foodgym
回复“营养”,即可免费获得健身饮食完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