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肌肉网

京城健身潮催生“体育社交圈”

健身教练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 | 2014-11-13

  “线上互动,线下运动。”当京城全民健身热潮遇上移动互联技术,一个个“体育社交圈”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尤其是这几天,天儿好,又调休放假,约踢球、约骑行、约打羽毛球……市民通过“圈子”凑一块儿健身的很多。这些五花八门的健身“圈子”,正悄然丰富、充实着市民的健身方式和日常生活。

  线上发帖线下义务开课

  “叫上你的朋友,一起来参加吧!”这两天,“强哥好”在万步网发布了一条健走活动消息。“强哥好”是张志强的网名,62岁的他是名退休工程师,还是万步网“怒放生命健走队”的领队。作为京城健走圈内小有名气的健走达人,张志强11月7日还义务开课,讲授科学健走要领。

  当天一大早,张志强举着队旗等在了元大都遗址公园西口。网上约定的开讲时间还没到,已有二十来人陆续赶来。900米长的公园滨河小路上,健身人群越来越多,张志强准时开讲。他时而迈开步子进行示范,时而停下来纠正学员们的动作。大伙儿边听边跟着做,一些路人也被吸引,驻足听讲。

  张志强说,运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锻炼,还在于分享。类似这样的“公开课”他已做过50多场。

  加入“圈子”跑步更有趣

  “趁着好天气,和跑友约跑模式口——新望京防火道,往返30千米,总爬升1000多米。”京城知名马拉松跑友“切总”这两天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训练成果,朋友们纷纷点赞。

  “切总”本名闫石,是一家美食网站创始人,马拉松爱好者。去年,经朋友介绍,他加入“嘉友跑”马拉松跑团。“一个人跑比较枯燥,加入小圈子,呼朋唤友一起跑更有意思。”他说。

  “嘉友跑”是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于嘉去年组织的,圈子不算大,成员包括国安退役球员高雷雷、短道速滑运动员孙琳琳以及一些企业界人士。

  职业各异,平时各忙各的,跑团成员以微博或微信等线上形式互动。不过,这并没让大家产生太多生疏感,一旦相见,他们开着玩笑,如同老朋友。闫石说,圈子里,跑友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相互鼓励。“我们一起参加马拉松赛时,途中互相打气,终点互相等待,大家一起完赛,就像合作打了一场胜仗。”

  骑行送菜播撒绿色健身理念

  低碳、绿色、环保,如今不少健身爱好者爱上自行车骑行。不久前的一个上午,陈亚萍骑车赶到北三环马甸桥附近,网名为“安妮”的她是铁刷自行车俱乐部的会员,这次是为参与一个“单车送菜”的公益骑行活动。骑行一路畅通,她仅用20分钟,就将蔬菜送到一名客户家中。

  由于最近车辆单双号限行,通州区某绿色蔬菜基地的高老板为无法及时将蔬菜送至客户家犯愁。高老板也是铁刷自行车俱乐部的会员。于是,骑友们帮他出了个主意:让骑友们骑车帮忙送菜。建议的帖子在朋友圈里得到热烈响应。约好时间,高老板将50多箱蔬菜从农场运至马甸桥附近,再由几十名骑友骑车送到客户家中。

  “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又传递了低碳出行理念。”陈亚萍说。

  专家观点

  体育不仅仅是健身

  体育社会学家、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认为,现在的体育参与,特别是社会体育,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比如有不少人买了跑步机,却没用过几次,宁愿到健身房找一帮朋友一起锻炼。反过来说,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在健身,还有一项“健群”的功能。体育社交的概念,现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过去,体育活动往往是单位组织,现在单位之外的体育活动,就依靠社交圈来组织了。尤其随着微信、微博等的出现,“体育社交圈”正呈现出爆发增长的趋势。

  谈及“体育社交圈”的未来发展趋势,卢元镇表示,目前形成的不少圈子仍属于松散的初级形态,一些坚持不下来的,会最终散掉;效果好的,就会保留下来,逐渐向正规化的社团发展。“就像滚雪球,发展好的越滚越大;不好的,滚不动了,就散了。”

关注公众号: 健身营养 或复制ID:

foodgym

回复“营养”,即可免费获得健身饮食完整资料。

可保存

图片扫码

|

可加微信号

fit7799

热门课程

28天男性“战斗力”提升必修课

每天30分钟,10节课让你摆脱瘦猴称号

小工具打造性感蜜桃臀,宅女也能变女神

9节课教你如何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最新文章

你想免费参加减脂塑形训练营吗?

”三分练,七分吃”,在运动健身当中,学会如...

100天蜜桃臀挑战赛!挑战成功退还报名费,课程...

健身教练证考哪个好,多少钱?这份避坑指南快...

氨糖来告诉你,运动后关节损伤怎么快速恢复!...

健身党怎么补蛋白质?汤臣倍健乳清蛋白固体饮...

咨询

点击按钮复制微信号jdldy001

到微信添加健身顾问咨询相关疑问

jdldy001

扫码添加助教入群
(fit7799)
扫码添加助教领取
(dsj5349)